徐州加快建设区域教育文化中心
以教育软实力筑强发展“硬支撑”
新华日报2024-03-08
本报记者 张耀文
春季新学期,徐州各级各类学校陆续开学,220多万名学生以龙腾虎跃的精气神,迎接丰富多彩的校园学习生活。
从近几年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数据看,徐州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成效显著。2021年,徐州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116所,新增学位10.4万个;2022年,新(改、扩)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86所,新增学位8.5万个;2023年,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73所,新增学位6.9万个。如今,徐州基础教育体量位居全省前列,还拥有12所高校和近20万名大学生。
当前,徐州处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和区域教育文化中心关键阶段,教育发展面临更高要求。立足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基础,徐州通过改革制度政策、加快品牌创新、发挥资源优势等多种方式,提升教育实力,涌现一批各具特色的好经验、好做法。
徐州市大中小学“我们的思政课”活动启动仪式现场(徐州市教育局供图)
坚持党建领航,筑牢发展基石
近日,教育部印发《关于认定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通知》,徐州市鼓楼区、云龙区、泉山区成为我省首批上榜县(市、区),徐州教育新添“国字号”荣誉。
春季开学,云龙区教育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、集团总园园长黄婉娟投入紧张忙碌的工作。作为集团各园的“大家长”,她要带领各园教师研究新学期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,明确发展计划,开展集体教研,详细部署教师分层培养计划,引领教师快速进入工作状态,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云实幼是云龙区第一所公办幼儿园,在区域率先实现集团化办园。该集团下辖的4所区属公办幼儿园横跨徐州新老城区,且建园时间各不相同,用怎样的管理机制,才能最大化用好资源,协同高质量发展?
“我们把党组织领导的园长负责制作为教育质量提升、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、园所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根基。”黄婉娟说,通过建设党支部领导下的“一园一品”教育党建品牌,打造“强化党建引领、助推思政铸魂”等活动,集团各园快速成长。
云实幼教育集团的孩子们在园长陪伴下,打卡绘本看世界,领略成长的快乐和阅读的奇妙
如今,云实幼集团各园以课程游戏化建设为导向,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,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,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,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。各园形成独特的办园文化,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,共同发展为百姓满意的幼儿园,成为徐州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缩影。
云实幼的发展路径在徐州不是个例。近年来,徐州市教育系统聚焦资源布局、师资队伍建设等,完成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,实现基础教育全覆盖,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教育的坚强战斗堡垒。
徐师一附小以“聚焦五热爱,做好五种人”省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,围绕“聚焦五人目标、铸魂五种精神、锤炼五项师能”核心,倡导教师“热爱教育,做素质教育的明白人;热爱学校,做会管理的主人;热爱学习,做知识渊博的文人;热爱钻研,做业务精湛的能人;热爱生活,做昂扬进取的强人”,润育“四有”好教师团队建设。
“依托党建品牌建设,我校形成从优秀‘教师个体’到‘核心团队’,再到‘整体队伍’的系统发展模式。”附小党支部书记高勇说,通过专家领航、名师护航、骨干探航,学校建立研修共同体,形成专业发展群落,引领教师队伍发展有目标、学习有指导、成长有梯度,以“名师+”带动集团各校教育均衡。
在附小本部引领下,集团各校持续思考实践、创新探索,多项成果以项目、课题、校本课程等形式落地,先后立项《适性扬才由学而能——小学适合教育的校本化实践》《新时代儿童美育的创意学习》《学军立品:新时代红色少年品格涵育行动》等项目;开发“小能手”课程超市,实施“小能手”申请制;构建“慧雅”课程体系,培养经世好少年……这些成果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厚的思想内涵、教学资源和育人路径,彰显“奏响素质教育最强音”办学特色。
徐师一附小五人“雅师”团队相聚户部山翰林院墨缘堂,开展读书活动
“我们持续强化对教师的政治引领,各级学校将党支部、党小组与教研组、学科组同步建设,推动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,保障教育事业薪火相传。”徐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杜涛说。
打响特色品牌,高效汇聚资源
从基础教育发展情况看,近几年徐州市教育系统探索出颇有成效的路子——以品牌建设为抓手,高效汇聚教育资源,提升辐射带动力,促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。
围绕筑牢基础教育高质量育人体系,徐州创新实施“彭城四好”品牌工程。“彭城好课堂”建设工程,强化质量核心意识和课堂主阵地作用,建立评价标准;“彭城好老师”塑造工程,提高教师专业水平,强化师德师风建设;“彭城好爸妈”成长工程,创新家长“持证上岗”制度,形成“家校社”育人合力机制;“彭城好学子”培育工程,构建“五育并举”体系,创新“大中小学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”改革试点和个性化关爱行动,培育身心健康、全面发展的彭城好学子。
“依托‘彭城四好’品牌打造经验,徐州着力打响多元化的教育品牌,赋能教育发展。”徐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李宁介绍,如建设卓越教师培养联盟,打造“淮海名师”品牌;组建淮海新教育实验联盟,打造“书香淮海”品牌;建设淮海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,打造“红色研学”品牌,促进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育人等,有效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率。
徐州风化街中心小学开设机器人课程,让学生在实践中合作学习探究
同时,徐州各校以品牌建设为契机,提升办学质量和满意度、美誉度。“我们以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《风华少年益友敦善的融合养德实践》为抓手,依托益友敦善、融合养德的方法路径,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,发挥活动育人成效。”徐州市风化街中心小学校长张薇说,学校通过生成导师圈、学习圈、场景圈和建设评价体系助力项目实施,培养有志、乐学、立责的风华少年。
益友导师圈成员由儿童个体、同伴、教师、家长、社会力量等资源组成,个体和同伴包含普通和特需儿童。益友们各自承担相应职责,协同促进儿童思想、学习、生活、健康等方面成长;学校通过动态匡正,让益友圈成员彼此积极促进。
学习圈主要挖掘课程及活动中有利于儿童优良品格提升的教育元素,让儿童在真实情境中合作开展探究学习实践,助力有志、立责、乐学优良品格的内化与外显。情境学习圈包括多样共生课程体系和多彩协同活动体系。
多域场景圈包括建设益友敦善的家、校物型文化,并开发社会实践基地资源,努力营造促进有志、立责、乐学品格提升的氛围,为儿童提供参与活动的场景支持,为促进其展示自我、了解社会提供平台,培育儿童优良品格。
确立学生自我、教师、同伴、家长和社会“五位一体”的多元评价主体,将可观察到的评价指标根据品格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,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评价方式,通过即时、阶段和综合评价,促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。
发挥科教优势,助推地方发展
丰富的科教文化和人口资源是徐州的巨大优势。徐州实施高等教育培强、职业教育升级、校地融合赋能等举措,提升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。
ok138cn太阳集团529是江苏省及淮海经济区第一所公办幼儿师范院校,于2021年获批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。“40年来,我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”该校党委书记崔成前介绍,学校秉承“崇师、尚美、立人”校训,高举师范教育大旗,坚持“两代师表,一起塑造”,培养大批扎根基层、奉献社会的优秀人才,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。
徐州幼专师生重温入党誓词,汲取奋进力量
近年来,徐州幼师聚焦高质量发展,聚力创新改革,着力建设“四大高地”。
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。承担教育部“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改革”项目示范全国,重塑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成果辐射全国,专业建设居全国高职高专同类专业第一方阵。
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高地。依托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服务西部教育援建战略,开展“百千万”工程;依托教育部国培示范性集中培训基地,承担国培省培数量质量位列全国前茅;依托省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,养老人才培养规模质量全省领先,打造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学校。
服务学前教育及托幼行政决策的咨询高地。领衔研制教育部《教师培训课程标准——幼儿园教师学习与发展》《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》,主持研制省中职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指导方案、专业课程标准等。
彰显师范属性和幼教特色的创新高地。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、教育部思政综合改革、省社科基金项目等,作为唯一专科学校参与联合国儿基会中国融合教育项目研究,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及省级教学成果奖多项。
“像徐州幼师这样的高水平高职学校,对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极大助力作用,我们希望此类学校越来越多。”徐州市教育局职社处处长许庆军说。
当前,徐州全力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,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;开展中职学校双优创建,支持中专校创建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,助推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晋升本科院校;办好各类职业赛事,吸引更多学子留徐就业创业。围绕支持高等教育提档升级,徐州积极搭建平台,鼓励高校融入地方发展,完善校地合作互动机制,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,开辟经济发展新赛道。
徐州市庆祝第39个教师节大会,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,加快打造区域教育中心(徐州市教育局供图)
“徐州正全力以赴巩固提升区域教育文化中心地位,助推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,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,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以教育软实力筑强发展‘硬支撑’。”徐州市教育局局长石启红表示。
报道链接:《新华日报》https://newspaper.xhby.net/?act=article&aid=1304004&layountIndex=7&date=20240308&siteID=2&id=1
《交汇点新闻》https://jhd.xhby.net/share-webui/detail/s65ea8090e4b09dde337fa3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