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方平台发布内容
江苏学习平台
作者:吴云
脚下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。
1月14日,来自ok138cn太阳集团529的扶贫干部李强,踩着泥泞的乡村小路,入户看望江苏徐州铜山区大许镇麻沟村杨翠华夫妇,告诉他们将争取资金为他们维修房屋。
经过为期两年的扶贫,麻沟村的村集体收入从零增至逾73万元,100多户贫困户全部脱贫,村民变富了,麻沟村变美了。面对即将结束的扶贫工作,李强说:“我还真舍不得这里,以后一定会常回来看看。”
李强奔走在乡间小路上
驻村第一书记被当众揭穿的“秘密”
1977年出生的李强是ok138cn太阳集团529继续教育学院的副院长。2018年3月,他接受组织委派,来到市级经济薄弱村——铜山区大许镇麻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,吃住在镇,工作在村。
作为一名扶贫干部,李强住在镇政府一间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,一桌、一椅、一床、一柜,还有一个脸盆放在简易的盆架上,使用公共卫生间。房间没有空调,夜里特别冷的时候,他就多加一床被子。
麻沟村距离镇政府两三公里的路程,李强早早就来到村里开始一天的工作。春节快到了,李强听说杨翠华老人刚出院回家,14日上午便来到她家探望。70多岁的杨老太太和老伴年迈多病,在外打工的儿子生活拮据,老人以养鸭为生,但所获无几,以前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。
通往杨翠华家门口的一段路是泥土路,李强和麻沟村村支书王友辉一起来到老人家中,“大姨,您身体怎么样了?”李强问道。老太太有些激动:“昨天刚出院,今天你们两位书记就来看我,对我真是太好了!”老人不曾忘记,他们住的房子快成危房了,两位书记要自掏腰包为他们维修,被她拒绝了。
当着一群人的面,杨老太太“揭穿”了李强的一个“秘密”:“咱们村这位第一书记真是好人呢,前两次他到我家来,一次给了我500元,一次给了我300元,都是他自掏腰包的。他一直不让我说出来。”李强打断了老太太的话说:“那都是小事,不值一提。大姨,我们一定会争取政府资金给你们维修房屋。如果你还继续养鸭子,我们帮你找销路。”随后,李强和王友辉又到独居的九旬老人陈老太太家中探望,陈老太太一见他们就说家里的房子漏雨了。两位书记答应为她维修。
杨老太太和陈老太太以前都是村里的贫困户,如今麻沟村有了集体收入,除了给村民正常分红外,像他们这样的生活困难者还有补贴,按照年收入6000元这个标准来衡量,现在全村都已经脱了贫。
220名村民拿到职业资格证书
来到麻沟村的第一天,李强就到村里摸了底,全村一共800多户居民,有100多户属于贫困户,村集体收入为零。如何帮这个村脱贫呢?李强作了一番慎重的思考、考察,发现村民都有致富的愿望,但苦于没有一技之长。
李强考虑到村里留守妇女很多,自己所在的幼专继续教育学院刚好有“育婴师”“老年护理”等家政行业培训,经过深思熟虑,在学校的支持下,“一堂一馆一基地一企业”教育精准扶贫项目应运而生。
经过半年多的改造,麻沟村村委会原来的办公地点变成了“麻沟村文化大院”,院内设有“一堂”——能容纳百人的大讲堂,经常聘请专家为村民开设农业技术、科普、健康、法律等知识讲座;“一馆”——藏书数千册的图书馆,定期开展“读书日”活动,在全村形成读书氛围;“一基地”——徐州幼专精准扶贫大许培训基地,对低收入农户、农村闲置劳动力、失业失地农户开展“育婴师”“老年护理”等家政行业方面的免费技能培训;“一企业”——徐州市铜山区创福护理服务中心,经营范围包括母婴护理、老年护理、病人陪护、家政服务、保洁服务等。
李强在图书馆组织村民读书
李强深信“扶贫先扶志,扶贫必扶智”,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同时,应致力于防止脱贫又返贫,打造“造血式”扶贫模式。他将“一堂一馆一基地一企业”链条化。从文化大讲堂开始,宣讲脱贫致富典型人物事迹,激发贫困群众斗志;到村图书馆开展读书交流活动,提升贫困群众文化修养;再到徐州幼专大许培训基地,对贫困群众进行技能培训;最后通过村办企业将贫困群众输送到社会就业,形成了“激发斗志—提升文化—掌握技能—就业致富”的“链条化扶贫”新模式。村办企业已与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、铜山区大许镇医院等签订了合作协议,将参培学员输送到医院担任产后护理和病人陪护等工作。
徐州幼专也在举全校之力帮助麻沟村脱贫,发动师生及学生家长捐钱捐物,2018、2019连续两年均投入20多万元资金。
两年的培育结出硕果,220多名村民通过培训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,60多人已经在城里找到了育婴师、护工之类的工作,平均月薪在6000元左右。今年春节期间,李强还计划在村里举办一场招聘会,让更多村民谋到合适的岗位。
麻沟村变身景观河边江南小镇
春节临近,许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。村支书王友辉打算办一场“村晚”,没想到一呼百应,很多人报名参加。14日上午,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彩排着,李强上前为他们出谋划策。
“现在村民收入提高了,都变得自信了。”王友辉说,驻村第一书记李强来了以后,村里变化很大,希望麻沟村越变越美,让村民都引以为豪。
麻沟村这两年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。尤其是文化大院门前纵横交错的这两条路全都做了亮化,还修建了公厕、凉亭、文化墙,安装了健身器材。
最值得期待的是正在打造的麻沟河,这里即将变成一条景观河。河边已经修好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幽径,栽上了一片景观树,河边的房子全都统一粉刷,一副江南小镇的模样。
麻沟河正在打造成为景观河
这条景观河也是驻村第一书记李强向镇政府申请资金打造的。为了迁走村民盖在河边的8所猪圈,李强花了3个月的功夫。其中一户村民要求赔偿100多万元,李强从2019年3月至6月几乎每天都到他家里做工作,村民被他感动,同意把猪“搬”到修建好的新猪圈。
李强说,自己吃点苦、受点委屈不要紧,只要村民素质提高了、环境变美了、生活变好了,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回报。
徐州市扶贫干部的硬任务是每年为村集体创收18万元,李强2019年完成了73万元之多。继2018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扶贫干部后,2019年他又被评为徐州市优秀扶贫干部。(供图:刘滨)
报道链接:https://article.xuexi.cn/articles/index.html?art_id=2055234751048784552&from=singlemessage&source=share&study_style_id=feeds_default&share_to=wx_single&ptype=-1&item_id=2055234751048784552